滿2000免運費

光影構築 02|餐桌上的柔光靜語

這是【光影構築】系列的第二篇章,繼《光影構築 01|都會靜謐中的柔霧光景》後,我們走入家的另一個日常核心──餐廳。在這個案子中,上上室內設計 CA Interior Design 設計師再次將「光線」作為空間設計的靈魂語言。餐廳不只是進食的場所,更是一家人生活情感最頻繁交集的所在—吃飯、談天、閱讀、發呆,生活中的每一刻都與之連結。

屋主希望餐廳空間既能引光入室,也要保有柔和的私密氛圍。因此我們選擇了客製手動捲簾,以最簡約純淨的姿態,成為空間中不可忽略的柔光介質。輕盈的白色布料,能隨日光流動而細緻改變光線強度,讓空間始終維持在最舒服的明亮程度。早晨的光是輕透、溫柔的,午後陽光強烈時,只要輕拉一下捲簾,光線瞬間被柔化,讓人靜心。

◾自然共生的設計語彙

步入這個餐廳空間,首先感受到的是光線在不同材質間的溫柔流轉。透過精心調校的米白色捲簾,自然光被過濾成最舒適的色溫,在橡木餐桌上投射出斑駁的光影紋理。這種光影的層次變化,正是現代侘寂美學中最動人的視覺語彙。

米白色的簾面如同一張巨大的畫布,承接著每一刻的光影變化。從晨曦初現的溫柔粉光,到午後陽光的濃烈金黃,再到黃昏時分的暖橙色調,窗簾成為了時間的記錄者,將自然的韻律引入室內空間。這種與光線的對話,不僅僅是功能性的考量,更是一種生活哲學的展現。

◾捲簾-簡單才最深遠

不同於電動系統的高科技感,這次選擇的是手動捲簾,操作簡單直覺、維護方便,卻更能貼近生活的節奏。適合不需要複雜自動化但又講究質感的空間使用者。

選擇這款手動捲簾的理由:

  • 柔光遮蔽 | 有效阻隔過強日光,同時保有自然光感
  • 純白布料 | 高密度織紋讓光線柔化,畫面更乾淨
  • 簡單操作 | 輕鬆上拉下放,操作直覺
  • 細節質感 | 配件與導軌皆為低調霧面設計,不干擾整體美感
  • 長期耐用 | 採用高規格耐光面料,久用不黃、不變形

餐廳是家的中心,選擇對的窗飾,就是為空間定下光與影的節奏,也為每一段家人的相聚時光,添上一點靜好與安然。

◾多元機能的生活劇場

此案設計超越了傳統餐廳的單一功能定位,將空間重新定義為家庭生活的核心舞台。延窗而設的臥榻設計,展現了日式「緣側」的設計哲學——它既是室內外空間的緩衝帶,也是情感交流的溫暖據點。在這裡,家人們可以與自然光線更加親近,感受都市生活中難得的寧靜時光。

午後時分,坐在窗邊閱讀、發呆,陽光斜照在捲簾上,映出柔和的光影層次,是再日常不過卻也最動人的畫面。臥榻的設計為有限的空間創造出無限的可能性。

◾餐桌-聚合與共享的親密

餐廳的主角是一張由淺色橡木打造的圓形餐桌,造型溫潤、線條簡約,低調中蘊含份量感。圓桌象徵著聚合與共享,在日常裡承載著每一場飯食、一段談話、一次靜心。桌腳選用雕塑感圓柱形式,不僅穩固,更讓整體視覺多了一份柔和而靜定的重心。搭配同色系實木椅,椅背弧度順應身形,是家人們用餐久坐的最佳支撐。

極簡造型的圓形吊燈,燈罩如薄霧般朦朧,光源集中向下,柔和照亮整張桌面,彷彿為每一次用餐時光披上柔光濾鏡。燈體以霧面材質搭配黑色吊線,簡潔俐落、不喧賓奪主,卻在夜晚時分悄然成為空間情緒的靈魂。

◾留白之間.細節有聲

沿牆布置的展示台,覆上麻織質感的亞麻色桌巾,皺褶與織紋成為空間裡最自然的裝飾語彙。陶瓷花瓶、小雕塑與精選書冊,錯落擺放其上,為空間注入生活的軌跡與呼吸感。牆上的電子畫框在光影中時而顯影,時而沉靜,與自然光交錯成詩,將藝術悄悄融入日常的每一眼。

在【光影構築】系列中,我們以窗飾為出發點,探索生活空間與自然光線的對話方式。下一篇章,將帶你走進以智慧科技與質感材質打造的臥室空間,一起感受如何在光影之中,擁有最純粹的安穩睡眠時光。

延伸閱讀

🔸光影構築 01|都會靜謐中的柔霧光景
以 Lucca 電動蜂巢簾為光之介質,在繁忙城市中築起一座安靜呼吸的柔光居所。

🔸光影構築 03|智慧溫潤的舒眠聖地
在臥室裡,光不只是照明,更是睡眠節奏的調節師,展現智能與療癒共存的生活美學。

🔸光影構築 04|一鍵柔控的光之浴所
進入光與水交會的空間,感受電動捲簾帶來的簡潔線條與隱私調控,為日常沐浴注入儀式感與詩意。


📍 專業諮詢服務
如欲進一步了解本案細節或預約專業空間規劃,歡迎聯繫客服專員:楊秀蘭

空間設計|上上室內設計 CA Interior Design
窗飾設計|elementiblinds
影像紀錄|Hey!Cheese

#elementiblinds #手動捲簾 #空間設計 #侘寂風格 #現代風格 #質感生活 #光影設計 #智能家居 #設計靈感 #CADesign #室內設計 #居家美學 #家居靈感 #手動窗簾 #餐廳設計 #日式美學